三大電信運營商都來說大數據,釋放哪些信號?
5月17日,2017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高層圍繞“開放共享轉型創新”主題分別做了主旨發言。
李正茂(中國移動副總經理):信息分析應用和信息平臺建設是大數據繁榮關鍵
5月17日,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正茂在2017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做了主旨發言,他表示,信息的分析應用和信息平臺的建設是繁榮大數據的關鍵,大數據需要大平臺拉動,進行細分、深化,電信運營商在大數據平臺建設和大數據分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李正茂說,發展大數據不是簡單的建設IDC,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應用。大數據正在從炒作的高峰期間,向產業落地期間發展。隨著大數據思維方式不斷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正在形成剛需。數據將作為信息時代新能源,徹底改變社會形態,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引領產業轉型創新,服務和改善民生。
談到中國移動發展大數據的優勢,李正茂表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數據成為治理的新途徑,中國移動大數據能夠分析用戶行為、消費、位置等特征。在G20杭州峰會期間,大數據已經為杭州等地市的監控系統提供服務,并且與浙江省公安廳系統對接,實現了常態化的監控。中國移動大數據精準平臺在貴州、河南等地應用,為精準扶貧提供了依據。在濮陽,中國移動大數據精準扶貧系統僅上線半年,就納入了29萬戶、102萬名人口成為幫扶對象,是推進扶貧工作的有力抓手。
第二,大數據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新渠道,中國移動借助位置漫游等信息向公眾發布輿情熱點分析。例如,中國移動重慶大數據平臺分析結果顯示,2016年,春節回重慶過年的人數達到515萬人,返鄉高峰期是在臘月二十六。
第三,通過大數據洞察構建新體系。由中國移動構建的健康云平臺幫助貴州衛計委收集1.5萬條信息和14億次用藥信息,由此構建了新型醫療健康數據云,為政府醫療機構提供智能審核、疾病救助、疾病預防等多方面支撐。
第四,大數據為傳統行業打造新的能力。中國移動大數據可提供人流預警、公交道路服務,為公交管理、游客出行提供參考。
第五,大數據為有效處理社會復雜問題提供新手段。中國移動基于大數據構建了欺詐防范技術體系,實現每秒并行過濾和甄別2萬次,每日甄別的疑似欺詐數據達10億次以上。在2分鐘至10分鐘可以識別號碼源、來源區域、受害人集中地等,同時實現最高風險等級,將影響最大的境外異常號碼源實時阻斷。
第六,大數據持續激發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催生新業態。2016年,中國移動和招商局集團共同投資設立試金石信用服務有限公司。這是中國移動面向金融行業大數據應用實踐的首次探索。試金石公司成功推出了反欺詐類產品,通過實名驗證、長租地驗證、黑灰名單等服務,有效提升了金融機構的用戶核驗、信用審核效率。
姜正新(中國聯通副總經理):電信運營商應該成為大數據產業生力軍
5月17日,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在2017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做了主旨發言,他表示,大數據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一場新的變革,也是一場國家治理的變革。
姜正新說,大數據就在你我身邊,而且還在引領生活的新變化。打電話、刷微信、微博、閱讀、購物、看病、旅游,都在不斷產生的新數據堆砌數據大廈。大數據風暴已席卷生活的各個角落。不管你是否認同,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大數據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到2020年,大數據產業將突破1萬億元的規模。大數據又不止是一個產業,它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無處不在,可以與各行業相加形成“大數據+”,并且在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
姜正新表示,大數據時代,互聯網是政府的平臺,大數據能夠有力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現代化。同樣,大數據在重塑世界新格局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信息時代全球范圍的資源爭奪,演變成對大數據資源和能力的爭奪,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同時,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大數據的發展還剛剛開始,城市中的數據利用率僅為0.4%,大部分數據還在政府手里或者各個角落閑置。
姜正新說,毫無疑問,電信運營商應該成為大數據產業的生力軍。
一是高度重視大數據的發展,把大數據納入中國聯通重要戰略業務。中國聯通在原有大數據中心和智慧足跡公司的基礎上,近日,集團黨組決定成立大數據公司,作為對外提供大數據服務和實現數據價值變現的一個主體。智慧足跡公司是中國聯通和西班牙電信基于國際領先的智慧足跡應用成立的一個專業的大數據公司,目前在給20多個地方政府提供城市規劃等一系列服務。
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和能力布局。在全國建設了12個國家級數據中心、31個省級數據中心、300多個本地網數據中心。自主研發了沃云系列產品,構建了全國統一的物聯網平臺,為大數據的采集、匯聚、整合、存儲、加工和應用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和環境。
三是中國聯通內部基于大數據全面實施經營模式轉型,基于大數據開展存量客戶的價值挖掘,基于大數據開展精準營銷,基于大數據開展網絡建設和運維。內部的經營管理從過去的“憑經驗、拍腦袋”管理轉向基于大數據的科學管理決策。
四是基于大數據對外開展服務,在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的同時實現數據資產變現。去年,中國聯通為十幾家金融機構、二十幾家政府和上千家企業提供了大數據應用服務。姜正新說,下一步,我們將通過與各行業的緊密合作,實現大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推動“大數據+”的發展,我們將打造大數據開放平臺,讓更多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能夠方便地開發大數據應用。我們還將繼續在原有的風險控制、精準營銷、用戶標簽等產品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更多的產品應用,為社會各界直接提供大數據應用和服務。
五是建立完善的大數據安全管理體系,高度重視數據安全,高度重視客戶隱私保護,不斷優化數據安全體系,確保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
姜正新表示,中國聯通愿與產業鏈各方在數據交換整合、技術開發、平臺建設、應用創意創新、市場推廣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
高同慶(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數據的匯聚價值正在逐步顯現
5月17日,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高同慶在2017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做了主旨發言,他表示,中國電信已經實現了14類數據的集中匯聚,數據的匯聚價值已經逐步顯現。
高同慶說,當前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催生出極具創新力的各類應用產品,激發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不斷孕育出新的產業,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成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領,并加快推動人類社會步入智能時代。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已呈現深度融合發展的趨勢。云計算為大數據提供彈性可擴展的基礎設施,大數據為云計算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價值。云和大數據融合發展也開創了RECG新的服務模式,有利推動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高同慶說,2013年,中國電信著手布局大數據業務,堅持深化挖掘應用打造企業差異化的競爭力,全面開放合作、共建大數據產業生態的發展戰略。深耕智慧洞察、精準營銷、征信風控等重點應用領域,探索出專業化發展之路。目前,中國電信集團上下有近2000人的大數據研發團隊,聚焦數據治理、數據融合、平臺運營、核心模型開發等各個領域,持續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
高同慶表示,中國電信注重數據安全,著力打造數據管理、平臺運營、服務應用全方位的安全體系。發起設立了中國企業大數據聯盟,簡稱BDU,推動數據標準的制定,構建能力開放平臺,促進跨界的開放合作、匯聚產業鏈上下游的力量,努力打造新型生態圈,共同促進大數據產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中國電信已經實現了14類數據的集中匯聚,沉淀的數據總量超過30PB,每天更新的數據量也超過200TB,位居國內領先行列。數據的匯聚價值已經逐步顯現,中國電信的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已經初步建立,對內實現了大數據在市場營銷、網絡優化運營管理各個方面的應用和支撐,有效地提升了公司自身運營的精確化水平。對外服務于政務、金融等多個領域,助力提升各行業精準化的服務能力。
在政務領域,中國電信在國家扶貧辦的指導下,研發了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打造了“互聯網+精準扶貧”的信息示范區。目前已在云南、甘肅、陜西、江西等省份投入使用,覆蓋了全國近25%的貧困人口。
在金融領域,中國電信依托運營商的大數據資源稟賦,積極開展了個人風險評估的服務,為金融企業風險管控提供有力的支撐。目前已經為30多家銀行和100多家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助力銀行降低壞賬的比例,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和健康的發展。
在旅游領域,中國電信與國家旅游局全面開展合作,共同設立了聯合實驗室,利用全國動態數據資源,構建數據模型,助力行業監管部門實時監控。對全國旅游態勢進行預警分析,調動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