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集團公司主要從事冶金礦產資源開發與加工,冶金原料、產品貿易與物流,相關工程技術服務與設備制造,是一家為鋼鐵工業和鋼鐵生產企業及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綜合配套、系統集成服務的集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工程科技、設備制造、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建設“雙創”平臺
支撐企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中鋼集團依托已有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了大量科技創新工作,為集團及所屬企業在國民經濟新常態下改革脫困轉型升級作出了貢獻,為企業再創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當前,集團“雙創”工作為已有的創新平臺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同時,在此基礎上又誕生了一批形式多樣、生機勃勃的創業創新平臺,極大調動了廣大員工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有力支持了科技成果轉化,支撐企業轉型升級。
中鋼集團積極發揮集團的區位優勢及資源整合能力,以探索企業全面創新戰略轉型及增強活力為根本目標,承接了籌建“中央企業創新創業中心”的系列工作。
中鋼集團與天津市濱海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發揮集團科技新材板塊的研發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公司發展的新路徑,在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籌備設立中鋼集團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將有助于整合中鋼內部雙創資源,完善中鋼雙創平臺,尤其是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轉變管理方式,推動協同創新,成果轉化,提高資金利用率,爭取政府雙創支持政策。
中鋼安環院在已建成“科技部安全環保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基礎上,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大量工作。在現有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運作的基礎上,開始建設“安全環保領創空間”和“安全環保科技領創園區”。借力國家相關科技服務政策,引入“互聯網+”思維和模式,把技術轉移平臺做實。做好安全環保領創空間的建設和營運工作,通過安全環保科技成果的孵化、轉化、安全環保科技企業的培育、行業信息的整合、公共平臺的服務、產業助推器、平臺創業基金、國際交流等內容和功能,使技術轉移效果更上一個臺階,成為中部乃至國內較有影響的技術轉移基地。
2016年,中鋼安環院舉行“央企創業創新武漢中心”啟動項目——“領創科技有限公司”入股協議書簽約儀式,武漢市青山區科技局作為投資人參與出資“領創科技有限公司”。“領創公司”將積極響應武漢市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和“創谷”計劃,對接央企創業創新中心建設。利用中鋼安環院的品牌及創新資源和物理空間,建設“領創空間”,打造創客加速器。
中鋼安環院將利用好這個平臺,吸引人才、引進創客、引進合作伙伴,探索運營管理服務新思路,為青山“創谷”計劃推進積累經驗;將積極發揮自身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獨特優勢建設“雙創”園區,將當地所在園區打造成為與技術、市場、資本、產業、政府等要素緊密融合的創業創新生態平臺,使安環院成為安全環保、循環經濟領域的人才集聚地、技術集散地、信息匯聚地、資本追逐地、創業創新高地,積極參與青山區轉型發展,積極促進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與轉型升級。
2015年,中鋼集團創建了集團首個創新型孵化器——中鋼星火創新工場,旨在中鋼集團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創業創新管理制度及模式,為中鋼創客提供展示的舞臺和創新創意孵化平臺,打造中鋼創業創新生態圈,打造中關村央企“雙創”青年匯,建立“央企青年雙創綜合服務體”。
目前,中鋼星火創新工場已完成前期的組建及公眾號運營,與有關合作機構簽訂了框架協議,并完成物理空間選址,為創新大賽優質項目提供便利孵化通道和機制突破創新,并吸引優質社會項目入駐。
2015年,中鋼馬礦院開始“谷億工業品電子商務平臺”項目的建設。該項目是建立全新垂直型工業品采購平臺,旨在為推動工業類產品特別是礦業等傳統產業設備的電子商務交易,搭建供應商與采購商的直接交易平臺,讓供需雙方達到最佳利益平衡點。
打造雙輪驅動平臺
發揮平臺協同作用
下一步,中鋼集團在開展“雙創”工作時將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結合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和國企改革以及集團“十三五”發展規劃,把“雙創”工作作為落實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集團重點工作,使其真正成為集團改革脫困、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二是繼續做好各種創業創新平臺建設,重點發揮好各個平臺在機制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激勵等方面的協同作用。
三是把“雙創”平臺打造成“知識+資本”雙輪驅動平臺,增強平臺對創業創新的承載能力。
四是把企業的“雙創”工作與地方的“雙創”工作相結合,一方面從地方的創業創新中獲得動力和幫助,另一方面把央企的優勢帶到地方,實現“雙創雙促”,形成央企在地方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
承辦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