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來虎欽,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學院教授,教授級高工,1997年至今從事禁化武履約工作,多次參加浙江省禁化武組織視察工作。
1973年8月畢業后,我有幸留校任教,在浙江工業大學從事農藥合成工藝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1997年5月,當時的化工主管部門浙江省石化廳決定要組建浙江省禁化武辦,并成立一個履約專家組。浙江省石化廳的同志專門找到我,給我介紹了履約工作的意義。我感覺這項工作是一種大國責任,且工作內容與我所學專業非常對口,于是正式加入了履約專家組,并出任組長。從1997年至今,我已經活躍在履約工作一線25年了。
我第一次參加禁化武組織視察是在1998年7月,被視察的企業位于浙江寧海縣,叫做寧海縣有機合成化工廠,是一家生產附表2化學品的企業。這也是浙江省第一次接受禁化武組織視察。
由于是第一次接受禁化武組織視察,我們省履約專家組也沒有參考依據,只能嚴格按照《禁止化學武器公約》規定,盡可能做好視察前準備工作,指導企業認真編寫《視察前情況介紹》,詳細整理臺賬,核對有關數據,做好查漏補缺,按時完成了全部準備工作。
盡管被視察企業技術力量比較薄弱,由于準備充分,仍然很圓滿地通過了視察。在視察過程中,我們對禁化武組織視察員提出的問題及其關注點進行了詳細的記錄,為以后接受禁化武組織視察工作積累經驗。
在25年的履約生涯中,我共參加禁化武組織視察54次,有非常多難忘的經歷。記得曾經有一次,禁化武組織來我省一家制藥企業開展視察工作,前期一切都非常順利。但在視察組撰寫視察報告時,一位視察員突然提出,該企業的一種新產品生產工藝路線中存在可疑步驟,需要再核實一下。事發突然,我們非常吃驚,但是好在我們已對生產工藝中所有反應的機理和過程都非常熟悉,且留有記錄和相關支撐數據。視察員聽取了我們的解釋,并檢查核對資料和數據,最終認為沒有問題,視察順利通過了。因此,面對視察一定要將材料準備得充分和全面,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