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中出受孕 中文字幕在线,可以自由侵犯的游戏,日本激情公妇厨房嗯嗯,白洁高义小说

紅二十九軍:馬兒崖上不倒的紅旗

發布時間:2021-06-29 13:45 來源:陜西日報

6月8日,在漢中市博物館東華廳,講解員賀向兵指著一組人物雕像介紹說:“中間這位是陳淺倫,漢中西鄉人,曾創建了在漢中本地成長起來的革命武裝力量,紅二十九軍。”


紅二十九軍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共陜西省委的領導下,由中共陜南特委在西鄉組建并直接領導的農民革命正規武裝。在創建過程中,得到紅四方面軍大力支持,隊伍迅速壯大,建制日臻完備,推行土地革命,威震陜南。


1933年4月,由于國民黨和軍內叛徒的勾結,紅二十九軍在西鄉馬兒崖所設軍部遭突襲,軍長陳淺倫、政委李艮等軍部主要領導人均遇害,部隊基本解體。但余部高舉戰旗,堅持戰斗,最終匯入長征的洪流。紅二十九軍勇敢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也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成立西鄉第一個黨組織


1930年1月,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統一全國紅軍編制和番號。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在陜西地區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六軍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九軍。


經中共陜西省委研究決定,將紅二十六軍的番號劃給陜北游擊隊,把紅二十九軍的番號劃給陜南游擊隊,要求兩地的黨組織抓緊建立這兩支正規紅軍隊伍。


中共陜南特委在研究了各地革命斗爭的情況后,認為西鄉駱家壩、廷水、私渡河一帶國民黨統治力量較為薄弱,加之那里有一定的農民武裝基礎,所以正式確定以西鄉為重點,積極擴充武裝力量,創建紅二十九軍。

1932年1月,中共陜南特委派地下黨員劉傳璧,回到家鄉駱家壩,聯絡貧苦農民,秘密發展黨組織,串聯武裝力量。他發展劉炳盛、劉兆洪、茍映清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4月,又吸收張太安、陳明倫、陳宗山等人加入黨組織。6月,按照中共陜南特委指示,中國共產黨西鄉特別支部正式在駱家壩的陽雀灣建立,有黨員10多名,支部委員會由劉傳璧、趙文德、劉炳盛組成,劉傳璧任黨支部書記。西鄉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共產黨基層支部成立。


從此,西鄉的革命斗爭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為后來創建紅二十九軍做了先期的組織準備。


建立紅二十九軍


1932年8月,中共陜西省委特派員陳淺倫受命改組中共陜南特委,出任陜南特委書記。同年9月,陳淺倫被中共陜西省委任命為紅二十九軍軍長。他化名陳潛,回到西鄉,深入山區,踏勘地形,選擇駐地,動員群眾,籌集糧食,承擔了具體籌建紅二十九軍的艱巨任務。


1932年10月5日晚,在西鄉特別黨支部會議上,陳淺倫作了思想動員,分析了敵情,計劃在10月7日(農歷九月初八)晚在私渡雞公田舉行武裝起義,攻打私渡國民黨駐軍,奪取武器,武裝自己。


可惜,后因組織不嚴而泄密。劉傳璧、劉炳盛、萬鵬皋、李文蔚、劉永慶等共產黨員和起義骨干相繼被捕,慘遭國民黨反動派殺害,雞公田起義失敗。


1932年12月12日,紅四方面軍西征來到西鄉,先后到達廷水、私渡河、鐘家溝、駱家壩、峽口等地,所到之處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西鄉地方黨組織積極行動起來,組織群眾給紅軍提供幫助,騰房子、安置傷員、籌備糧油,號召青年積極參加紅軍。紅四方面軍在西鄉期間,幫助當地黨組織成立了鐘家溝游擊隊、川陜邊區游擊隊。


1933年1月,中共陜南特委按照陜西省委的指示,把原川陜邊區游擊隊改編成紅二十九軍游擊支隊。


經過緊張的籌備,1933年2月13日,陳淺倫、李艮等在西鄉縣私渡雞公田主持軍政大會,宣布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九軍。當時,全軍有1200多人,200多支槍。


紅二十九軍成立后,以少數兵力,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同國民黨正規軍及反動民團進行大小戰斗20多次,粉碎敵人6次圍剿,殲敵100多人,有力支援了川北紅四方面軍開辟川陜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陳淺倫和李艮為紅二十九軍的建設嘔心瀝血,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從而使部隊的軍政素質有顯著提高。陳淺倫雖身為軍長,但他和戰士同吃同住,關心愛護戰士。戰斗時,他總是身先士卒,親臨火線。


遭遇馬兒崖事變


紅二十九軍成立后,在陜南的革命活動影響很大,引起了地主豪紳和惡勢力的驚恐。國民黨與地方反動民團勾結,采取威逼利誘的手段收買了紅二十九軍游擊司令張正萬及其他投機分子,共同策劃了從內部攻破紅二十九軍的陰謀。


1933年4月1日,紅二十九軍主要領導集中在西鄉駱家壩馬兒崖軍部開會,準備商議入川、參加紅四方面軍等重大問題。主要連隊都派往各隘口防御、阻擊敵人,軍部警衛力量很薄弱,給叛徒以可乘之隙。

張正萬得知這些消息,當日率叛匪突襲馬兒崖。叛匪在控制了各個據點后,在反動民團的積極配合下,層層布置崗哨。紅二十九軍軍長陳淺倫、政委李艮、政治部主任程子文、西鄉城固邊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孟芳洲等人均被搜獲、殺害,紅二十九軍基本解體。


馬兒崖事變的發生雖使紅二十九軍遭受重大損失,但中共陜南特委并沒讓這面旗幟徹底倒下,他們吸取血的教訓,依托紅二十九軍的影響,繼續在各縣發動群眾,組織武裝力量,陸續成立了紅二十九軍第一、三、七、十等游擊大隊,在陜南大地上,與軍閥、土豪劣紳及一切反動派繼續進行著頑強的戰斗。


紅二十九軍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勇敢頑強的戰斗精神在陜南革命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繼續奮斗,為人民群眾謀幸福。

【返回頂部】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