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質量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啟航活動中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本次研討會邀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知名專家學者出席,并作主旨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楊冶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景云主持會議。
楊冶表示,哈爾濱工程大學是一所有著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的大學,一直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把建好建強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學校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齊備,“十四五”學校黨委將繼續加大對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支持,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超常規、內涵式、高質量和特色化發展。
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工作”等問題,與會專家進行了充分研討。武漢大學駱郁廷教授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進行了解讀,強調理解三次飛躍要將理論飛躍與實踐飛躍相結合,指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關鍵要把學習、研究、傳播結合起來,把握精神實質,研究新思想新結論,并將其貫徹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任務中;江西師范大學祝黃河教授強調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要與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切實將全會的新理論、新觀點、新論述融入學科發展和思政課建設,并提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要凸顯理論自覺和政治擔當、彰顯辦學歷史和地域優勢、狠抓學科特色和打造比較優勢;湘潭大學李佑新教授開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要“抓特色優勢、抓人才隊伍、抓教育教學、抓學科協同、抓社會服務”的良方,特別提出學科建設要綜合考慮、久久為功、堅持與學校“哈軍工”優良傳統和辦學特色緊密結合;南京師范大學王永貴教授從“學科發展規范、學科方向布局、學科隊伍建設、學科人才培養、學科研究邊界、學科服務社會、學科發展保障”等7個學科建設要素,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科的基礎性、整體性、貫穿性、遞進行了系統闡釋;華中師范大學萬美容教授從“思政專業究竟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教師隊伍、提高思政專業高層次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做”三個問題出發,回答了如何提高思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如何辦好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如何建好學科專業的現實問題;清華大學肖貴清教授針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本碩博人才培養一體化問題,提出從本碩博三個階段及其人才培養的不同角度,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和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為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探索新路徑;電子科技大學吳滿意教授從處理好五對關系的角度闡釋了思想政治教育一流專業的體系化建設,提出要堅持頂層設計、系統規劃、整體推進,提出以“金課”建設為引領、加強課程跟進、融入地方元素、運用技術優勢、協同整體設計五個版塊的建設布局;東北師范大學龐立生教授圍繞“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專業培養的目標”,指出要培養有思想、講政治、會教育三維度兼備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正氣、大氣、勇氣精神氣質的高水平人才,通過學習經典、把握現實,破解人才培養難題;中山大學李輝教授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大價值和理論創新出發,指出新的歷史決議是黨的建設的新提綱、哲學研究的新視域,要將理論的新飛躍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教授著眼于為國家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探討了“如何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強調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落實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過程中。專家們在報告過程中對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辦學成效和學科建設成果也給予了充分認可,并對我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與會專家認為本次研討會舉辦及時,既是學界分享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人才培養質量經驗的重要平臺,更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的實際舉措,對于更好地謀劃和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