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落葉紛飛,寒風漸起。消化科門診里來了一位年輕人小王,大學畢業不久的小王最近經常胃痛,這天他覺得胃痛越來越嚴重,所以來醫院看看。醫生通過問診,得知小王工作繁忙,經常加班到深夜,加之飲食不規律,大概率是患上了消化性潰瘍,于是告訴小王,最好做個胃鏡檢查一下。小王在醫生的指導下做了胃鏡,果不其然,胃鏡檢查結束后,醫生告訴小王患有十二指腸潰瘍,需要治療。
其實,在換季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遇到胃痛的情況,這時需要特別當心是否患上了消化性潰瘍。
一、什么是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指發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消化系統的一種多發病、常見病。消化性潰瘍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胃酸對胃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此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排空延緩、膽汁反流、藥物因素、環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也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有關。
二、換季與消化性潰瘍的關系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具有季節性的疾病,常常在秋冬之際和冬春之交多發。主要是因為換季時,天氣變化較大,冷空氣會使人體的血管收縮,包括胃黏膜血管,導致血流量減少,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減弱,從而容易引起潰瘍。此外,季節的變化還可能引起人體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造成胃酸分泌增加,進一步侵害胃粘膜。
三、消化性潰瘍的癥狀
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是上腹痛,部分患者有反酸、燒心、惡心、嘔吐、噯氣等其他胃腸道癥狀。一般潰瘍疼痛發作與飲食明顯相關,其中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多為“饑餓疼”,即餓了就疼,多發生在早餐后9、10點鐘和午餐后4、5點鐘,部分患者由于夜間的胃酸較高,可在夜間發生腹痛。胃潰瘍的疼痛發生常在餐后1小時內發生,經過1~2小時后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后再重復出現上述節律。
四、消化性潰瘍的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和保護胃黏膜。常用的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PPI)和胃黏膜保護劑等。如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進行根治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規律作息,調整飲食,避免生冷及辛辣刺激飲食、戒煙戒酒等。
五、換季胃疼的應對措施
在換季時,如出現胃痛癥狀,應首先注意飲食調整,規律作息。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胃鏡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
總之,換季胃痛需要特別當心消化性潰瘍。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調整心態等預防措施,可以降低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并遵醫囑進行治療。
轉自《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